执行异议第85期:被限制出境的人认为限制出境决定错误而申请复议

Auth:lawyerwang       Date:2025/04/3       Cat:执行领域       Word:共1219字       Views:

已关闭评论

 

针对被限制出境的人认为限制出境决定错误而申请复议的情形,结合法律规定与实务操作,具体分析如下:

?一、法律依据

  1. 《民事诉讼法》第111条

法院可对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。

  1. 《出境入境管理法》第12条、第28条

明确限制出境的法定情形(如涉刑案、民事纠纷未了结等),并规定被限制人的救济权利。

  1. 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民事诉讼法〉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》第3537条

限制出境决定由执行法院作出,复议权向上一级法院行使。

复议审查期限为15日,期间不停止原决定执行。

二、实务处理标准

  1. 复议申请条件

主体:被限制出境的当事人(自然人、单位法定代表人等)。

时限:自收到限制出境决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。

管辖:向作出限制出境决定的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。

 

  1. 复议审查内容

合法性:是否符合《民事诉讼法》《出境入境管理法》的法定情形(如是否存在未履行债务、涉诉风险等)。

必要性:限制出境是否为实现执行目的的必要手段,是否存在滥用情形。

程序合规性:原决定是否依法送达、是否听取当事人陈述等。

  1. 复议结果

维持决定:若原决定合法且必要,驳回复议申请。

撤销决定:若原决定错误(如已履行义务、无涉诉风险),裁定撤销限制出境措施。

三、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

  1. 申请复议步骤

(1)提交材料:书面复议申请书、限制出境决定书副本、身份证明、证明决定错误的证据(如已履行义务的凭证)。

(2)法院审查:上一级法院通过书面审查或听证,重点核实证据及原决定依据。

(3)作出裁定:15日内作出维持或撤销的裁定,并送达当事人。

 

  1. 注意事项

复议期间限制出境仍有效:即使申请复议,在复议结果作出前,当事人不得出境。

紧急情形处理:若因疾病、重大商业活动等需紧急出境,可向法院申请临时解除限制,但需提供充分担保。

跨境证据效力:境外形成的证据需经公证认证,并附中文译本。

 

四、风险提示

  1. 举证责任风险

申请人需证明限制出境决定错误(如已全额还款、案件已和解),若证据不足将导致复议失败。

示例: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被限制出境,需提交已履行债务的银行流水或法院和解协议。

  1. 程序延误风险

复议审查需15日,可能影响紧急出境需求,建议同步与执行法院沟通履行义务或提供担保。

  1. 逾期失权风险

超过10日未申请复议的,视为认可原决定,丧失救济权利。

 

五、典型案例参考

案例1(复议成功):王某因公司债务被限制出境,复议中提交已偿还债务的转账记录,法院撤销原决定。

案例2(复议失败):李某未提供任何履行义务证据,仅主张“限制错误”,复议被驳回。

六、延伸救济途径

若复议被驳回,当事人还可通过以下方式主张权利:

  1. 执行异议:针对执行行为本身违法提出异议(如超标的限制出境)。
  2. 另案确权诉讼:若涉及权属争议(如非实际债务人),通过诉讼确认不承担义务。
  3. 申诉程序:对明显违法的限制出境决定,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。

通过上述分析,被限制出境人应充分利用复议程序维护权益,同时注重证据收集与时效要求,执行法院则需严格审查限制出境的必要性与合法性,避免权力滥用。

除非注明,上海房产律师|房地产法律咨询|房法网-专注疑难复杂房地产诉讼、执行和处置文章均为原创,本文地址 https://cnlaws.com/archives/2487,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。

作者: 简介: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