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行异议第109期:网络司法拍卖情形下“执行程序终结前”的认定

Auth:lawyerwang       Date:2025/04/24       Cat:执行领域       Word:共764字       Views:

 

关于网络司法拍卖情形下"执行程序终结前"的认定问题,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,可以作如下专业分析:

一、法律依据

  1. 《民事诉讼法》第234条规定,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应当在"执行过程中"即执行程序终结前提出。
  2. 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〉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》第15条明确,执行标的物执行终结前指:

拍卖、变卖成交裁定送达买受人之日

以物抵债裁定送达接受抵债物的债权人之前

  1. 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》第22条规定,拍卖成交裁定送达买受人时所有权转移。

 

二、司法认定标准

网络司法拍卖中,"执行程序终结"的认定采用"标的物权利转移+执行款分配完成"的双重标准:

  1. 标的物权属转移标准:以拍卖成交裁定送达买受人为时点,此时产生物权变动效力
  2. 执行款分配标准:拍卖价款尚未完成分配前,仍属执行程序存续期间

 

三、具体适用规则

  1. 拍卖成交但未送达裁定阶段:所有权未转移,案外人仍可提出异议
  2. 裁定送达但价款未分配阶段:仍可针对执行款提出异议
  3. 价款分配完成后:执行程序终结,仅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救济

四、例外情形处理

  1. 买受人已办理产权登记:视为所有权实际转移,不得再提异议
  2. 执行款已发放申请人:针对特定标的的异议权消灭
  3. 轮候查封情形:需结合首封法院执行进度综合判断

 

五、实务建议

  1. 案外人应在拍卖公告期间尽速核查标的权属
  2. 密切关注法院执行节点,最迟应在价款分配方案作出前提出异议
  3. 对于已成交未送达裁定的情形,应及时提交书面异议及相关权属证明
  4. 注意保存标的物被查封、扣押时的实际占有证明

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时间限于本次执行程序终结前,即被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特定标的物权属转移前,或执行标的物变价后代位价款分配前。执行程序中不动产网络司法拍卖成交,但尚未将拍卖成交裁定送达买受人的,该不动产所有权尚未转移,案外人有权提起执行异议及执行异议之诉。

除非注明,上海房产律师|房地产法律咨询|房法网-专注疑难复杂房地产诉讼、执行和处置文章均为原创,本文地址 https://cnlaws.com/archives/2511,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。

作者: 简介:

《执行异议第109期:网络司法拍卖情形下“执行程序终结前”的认定》留言数:0

发表留言